2019年,華農保險董事會為實現公司第二個“三年跨越”作出重要部署,明確提出以科技賦能為核心的戰略升級2.0版。在戰略2.0版引領下,公司貫徹“效益優先、高質量發展”理念,以科技賦能、創新驅動和創業文化為支撐,打造出“高質量、可持續、盈利性增長”的新華農模式,并取得了效益增速雙優的經營業績。
創新的新華農模式、亮眼的業績表現及經營成果,使得華農保險廣受行業及社會贊譽,備受國家重要媒體、行業媒體關注。4月26日,新華社客戶端發布《聚焦“十四五”規劃,為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鮮活力量——華農保險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思考與實踐》一文,該文全面總結華農保險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并從“新模式、新布局、新動能、新貢獻”四個方面進行深入解讀。發布當天,瀏覽量已超過一百二十萬,識別下方圖片新華社客戶端二維碼即可直達文章鏈接。
全文如下:
聚焦“十四五”規劃,為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鮮活力量
——華農保險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思考與實踐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边@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藍圖的總基調、總方向。同時,在“十四五”規劃所要求的高質量發展中,科技創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定位為核心引擎;而鄉村振興已經成為全面脫貧后的重點建設內容,成為“十四五”發展的重頭戲。
華農保險深刻認識到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保險業的職責所在、前途所系,并在2019年堅定提出以科技賦能為核心戰略打造公司戰略升級2.0版,通過新模式、新布局、新動能、新貢獻,進行徹底差異化的管理與經營,率先實現效益增速雙優的高質量發展,同時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方面發揮應有、特有貢獻,為推動我國保險業逐步轉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嶄新有益的參考范本。
華農保險2020年全年總保費達成29.6億元,原保費排名創歷史新高,原保費增速超行業13.5百分點,凈利潤1000萬元以上,成功實現扭虧為盈,經營指標全面向好超預期……2021年一季度總保費收入7.19億元,原保費增速60.8%,總保費增速33.7%創近四年同期最高水平,原保費排名36、綜合成本率103.5%均創歷史最優水平,總資產、凈資產、償付能力、準備金均同比上升,整體保持盈利,車險占比首次低于50%,各項經營指標全面超預算、超市場、超預期,實現良好開局……
自2019年科技轉型以來,華農保險還榮獲2019天府金融論壇——保險服務創新峰會“年度保險科技創新獎”、2020亞洲保險科技大會暨金革獎評選“年度最具價值經營保險公司”、第九屆中國財經峰會“2020最具創新力企業獎”、2020年分子烏鎮保險科技大會“杰出保險科技轉型獎”、中國銀行保險報授予的“2020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成果優秀單位”等多項表彰?;葑u評級確認華農保險2020年財務實力(IFS)評級為 'BBB'(良好),展望穩定。2021年在銀保監會發布《2020年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監管評估結果總體情況》中,華農保險評價結果為B級,位列1,792家參評機構的前21%。足以證明,保險行業已受到行業和社會的廣泛贊譽。
(一)新模式緊跟時代機遇,引領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隨著近年來保險科技浪潮的興起,率先意識到“前沿技術帶來的提質增效甚至模式變革,是加速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的華農保險,順應時代發展、擁抱變化、立足自身實際,于2019年制定了科技賦能轉型戰略,并確立了兼顧短期和長期發展的清晰發展策略:要貫徹“效益優先、高質量發展”理念,堅持科技賦能和創新驅動,聚焦核心能力建設,真正打造出“高質量、可持續、盈利性增長”的新華農模式。
其中新華農模式是引領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點,主要通過“創新驅動”、“價值成長”和“差異化”三個關鍵詞來理解。創新驅動,即堅持“以人為本、客戶第一”的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提升客戶體驗,希望為客戶帶來更多安全保障,全面打造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價值成長,即長期有耐心、堅持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情。對此,華農保險堅持兩大目標不動搖:一是立足當下,效益優先,高質量發展,提升發展能力和精細化管理水平,爭取成為“增速最快、成本最優”的中小財險公司;二是著眼未來,堅持科技賦能和創新驅動,聚焦核心能力建設,激發全體華農人的創造力和創新力,奠定未來可持續發展基礎。差異化,即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立足自身實際量力而行,從隱形曲線(組織機制變革)到顯性曲線(三大核心競爭力構建、四大業務均衡發展)全面實現差異化布局,通過降本增效、精細化管理等實現可持續的科技賦能差異化變革發展策略,最終實現價值成長、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二)新布局加快轉型升級,贏得行業發展新趨勢先機
提前、主動調整業務結構,為適應行業發展新趨勢贏得先機。在車險綜合改革前提下,華農保險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提前布局意健險、互聯網新版塊,將業務由車險為主調整為聚焦車險、意健險、農險、財產險四大業務方向,并取得均衡發展。車險板塊,在面對車險綜合改革壓力下逆勢增長,2021年一季度簽單保費增速5.6%(超市場8.6pt),簽單件數增速30.8%(超市場20pt);車險自主定價模型綜改后完成基準調整5次,并與國際定價模型接軌引入動態交通因子,打造行業領先風險定價模型,家用車主全業務區分度提升29.3% ,為擴大華農家用車市場份額提供新動力。意健險/互聯網保險業務實現跨越式增長,2020年保費收入實現從0到1、再到近5億元規模突破,2021年一季度保費同比增長642.95%,專屬成本率同比下降3.2 pt,成功躍升為公司第二大業務板塊,成為公司主要盈利模塊,實現質量和規模雙重突破。農險板塊,全力推動經營條件入圍和創新業務發展,2020年成功入圍全國農業保險經營目錄,2021年一季度業務規模同比增長322%,符合農險經營條件的分公司擴大至8家,甘肅巨災天氣指數保險試點項目被列入省委省政府24個督辦項目之一。財產險板塊,在家財、建工、責任險等領域的小額分散型業務上取得新突破。
以客戶為中心創新產品,高度重視并身體力行助力保險業回歸本源。華農保險堅持客戶第一的服務理念,致力提升消費者獲得感,根據消費者實際需求,在健康險、農險等領域推出14款創新產品,在填補市場上同類產品空白、豐富保險市場產品體系的同時,助力保險業回歸本源、帶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獲得行業及市場認可。產品包括行業首款提供陪護服務的短期健康險創新產品——守護神系列保險產品,高保額、低保費、親民型短期重疾險產品——倍好?!ぶ丶搽U(多次給付版),6個“保險+期貨”項目(其中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雞蛋價格保險產品為全國首創),與中化合作開發出國內首款MAP大數據產量保險,自主研發商業險轉政策險的標桿產品“江蘇河蟹目標收入保險”。其中,守護神系列產品一經推出即引發廣泛關注,包含新華網、新浪財經等50多家媒體對守護神系列產品予以多輪報道,該產品還先后榮獲“優秀保險產品與服務創新獎”“卓越健康保險產品創新獎”“最佳健康保險產品創新獎”等獎項。
(三)新動能不斷培育壯大,構筑多項優勢、激發創新驅動力
科技賦能構建核心壁壘,助力建設科技華農、數字華農。自2019年以來,華農保險通過組建自有科技團隊,采取更加靈活的自主研發模式,搭建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建立了符合華農模式的“大中臺小前臺”科技架構,并推出包括“阿波羅”、“天”系列在內的多款科技創新產品,將AI、大數據等技術落地應用于經營全流程,推進公司實現在線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華農保險已自主研發數字化系統18個,并獲得10項知識產權許可。其中,2021年一季度推出“天影”自研影像系統、“天一”華農保險首款App、“華保星”個人代理人小程序,并成功進行核心數據庫升級。同時,華農保險持續提升自研能力建設為業務發展保駕護航:通過對核心系統的自主運維和自主測試,逐步實現對核心系統完全自主可控的蛻變。
自主獲客能力建設初見成效,開創建司以來自主獲客全新局面。華農保險大力發展自主銷售體系新個代模式,有效發掘培育出一批對華農忠誠度高、保費穩定增長的頭部代理人。2021年一季度,華保星體系(個代體系)實現保費收入7287.74萬元,線上化月活達52.3%,華農保險已打造出一支真正屬于華農的拓展型自主銷售隊伍,使其成為華農保險銷售體系的中堅力量。
組織機制變革厚植人才沃土,激發全員創新創業活力。華農保險多措并舉著力搭建創新創業團隊,激發全員熱情,共建華農命運共同體。一是績效管理機制變革,制定總公司OKR、分公司預算改革制度,激發全員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二是搭建扁平化組織架構,通過組建閉環運營事業部、探索條線垂直管理,打造快速響應、有效協同、高效閉環的組織體系。三是注重人才培養、搭建以人為本的人才發展體系,通過打通員工職業發展雙通道、打造結果導向的晉升和薪酬調整機制,搭建學習型組織,使以人為本、激情創業的企業文化深入人心。四是找對人善用人,從多家行業優秀公司和知名互聯網公司引進人才,與原有核心團隊融合成一支活力、年輕、高效、激情、創新、跨界的精干團隊??偣緢F隊平均年齡34歲,90后占比55.21%,本科及以上學歷154人、占比94.48%。在與合作伙伴交流合作中,團隊憑借專業、拼搏、投入、響應時效等受到合作伙伴們廣泛的贊譽,并逐漸成為頭部互聯網平臺信任的合作伙伴。
(四)新貢獻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履行保險扶貧、保險惠民企業擔當
華農保險發起人是農業企業,自成立之初,華農保險就將服務“三農”作為公司使命,將農險發展作為公司重要戰略之一,不斷深化農業保險服務供給側改革,增強農險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特別是在開展特色農險業務、加快產品及服務創新方面,持續有效為“三農”發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做出多項新貢獻。對此,中國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中國銀保監會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特地發來感謝信,感謝華農保險為銀保監會定點扶貧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方面,華農保險因地制宜開展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助力精準扶貧。2017年以來,華農保險先后在貴州省威寧縣、海南省五指山市、河南省開封市,以及甘肅省蘭州市、張掖市開展馬鈴薯制種和種植保險、橡膠收入保險、種羊養殖保險、肉牛和肉驢保險等當地特色優勢農業產業保險,截至目前,已為67794戶貧困戶提供3.39億元的風險保障。
一方面,華農保險加快農業保險產品與服務方式創新,填補市場空白。2021年1月,華農保險推出全國首批生豬價格“保險+期貨”項目并成功落地出單,對5家養殖企業的1650頭生豬提供478萬元風險保障,維護生豬產業平穩發展。2020年,華農保險針對雞蛋、生豬、奶牛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前端成本與后端銷售的風險進行保障,推出生豬價格保險等6個“保險+期貨”項目,幫助農戶化解產業經營風險,其中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雞蛋價格保險產品為全國首創;與中化合作開發出全國首款MAP大數據產量保險,首單投保業務已在甘肅省張掖落地;自主研發商業險轉政策險的標桿產品“江蘇河蟹目標收入保險”,增強養蟹戶抵御風險的能力。2019年,華農保險在甘肅省臨洮縣創新開發干旱天氣巨災指數保險及強降雨天氣巨災指數準公共保險產品,采用信托+保險+政府+農戶模式,解決農業“靠天吃飯”的難題,助力政府快速實現災害救急,幫助農戶實現快速恢復再生產,這也是甘肅省首次創新試點“天氣巨災指數保險”產品項目,當年即賠付168萬。
此外,疫情期間,華農保險還充分發揮保險保障功能,履行“有溫度、有擔當”的社會責任。為赴武漢的白衣戰士捐贈累計保額1.98億元的醫療保險;各機構緊急調配物資為地方疫情防控做貢獻;車險開發線上承保功能、簡化理賠手續,解決客戶疫情期間線下投保困難的問題;健康險取消免賠額、等待期和醫院限制,并與“醫加壹”聯名推出家庭醫生線上服務;農險擴展和迭代產品,穩定農業種養殖戶的生產經營預期;財產險適當延長企業投保的營運車險、企財險、責任險等保險期限,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
如今的華農保險,戰略方向布局清晰、業務結構調整明顯、創新產品多元豐富、科技賦能成果豐碩、自主銷售隊伍逐步夯實、創業團隊日益自信,為實現華農未來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構筑了核心壁壘,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保障,更為推動保險業創新實踐、高質量蓬勃發展貢獻了鮮活力量。
機遇蘊含精彩,實干成就偉業。2021年,華農保險將聚焦“十四五”規劃,秉承“客戶第一、結果導向、激情創業、以人為本、擁抱變化”的價值觀,向著“成為創新驅動、價值成長的創業型保險公司典范”的公司愿景領勢前行!
附華農保險2021年一季度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