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2021首屆中國保險業價值成長思享會暨保險業數字化峰會在成都召開。本屆峰會由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研究院等單位主辦,行業領導、高校學者和近百家保險公司高管交流眾智,群策群力促進行業價值新成長。
2021首屆中國保險業價值成長思享會暨保險業數字化峰會
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魏迎寧在發言中強調,2017年開始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保險市場,僅次于美國,可以說已經是保險大國了,“我們不能滿足于當保險大國,一定當保險強國,讓保險發揮更大的作用。”
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魏迎寧發表“保險業價值成長”演講
華農保險憑借近年來杰出的市場競爭力、良好的風險管控力和優異的發展潛力獲得豐厚的價值成長,榮膺“2021中國財產險發展潛力十佳保險公司”稱號。這也體現了業界對華農保險科技賦能數字化轉型戰略、創新的新華農模式和多項數字化轉型成果的肯定,及對公司未來高質量發展潛力的信心。
華農保險榮膺“2021中國財產險發展潛力十佳保險公司”稱號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保險科技深度融合,率先意識到“保險公司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的華農保險,順應時代發展、立足自身實際,于2019年制定了科技賦能數字化轉型戰略,并確立了兼顧短期和長期發展的差異化發展策略:要貫徹“效益優先、高質量發展”理念,堅持科技賦能和創新驅動,聚焦核心能力建設,真正打造出“高質量、可持續、盈利性增長”的新華農模式。得益于前瞻性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差異化創新的新華農模式以及符合華農實際的科技賦能實施路徑,華農保險自此走上效益增速雙優的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經營業績表現亮眼,持續向好。華農保險2020年保費達成29.6億元,原保費收入23.83億元,同比增長17.7%,綜合成本率為公司成立以來的最好水平;進入2021年以來,1-9月累計保費收入21.04億元,原保費同比增長15.1%,在整體盈利的基礎上,各項經營指標均超預期目標。
科技成果豐碩,助力建設科技華農、數字華農。自2019年起,公司通過組建自有科技團隊,采取更加靈活的自主研發模式,打造出符合華農實際的“大中臺小前臺”科技架構,建立“業務中臺、技術中臺、數據中臺和運營中臺”,并推出包括“阿波羅”、“天”系列在內的多款科技創新和數字化智能產品,將AI、大數據等技術落地應用于經營全流程,推進公司實現在線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2021年,公司通過夯實科技基礎、深化創新應用、不斷提升自研能力、積極與行業伙伴合作共建等方式,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取得諸多亮眼成果。基礎能力方面,重塑鞏固硬核科技能力,為公司創新發展提供持續動能:完成對核心數據庫、BI數據庫等基礎環境的全面升級,并著眼于滿足未來5-8年的業務發展目標;相繼推出“天書”、“天查”等產品,提升底層數據質量、數據標準化水平,夯實數據基礎;持續提升高效對接渠道、高并發低延時系統能力,阿凡達極速對接系統一次性通過頭部互聯網平臺高標準的性能要求,實現了5000筆/秒的高并發能力和50ms的低延遲效果,助力公司平臺型業務實現高速發展。自研建設方面,靈活滿足公司科技發展的差異化、個性化需求:推出“天路”理賠核心系統,成為國內首家自主研發車險理賠核心系統的中小險企;自研公共底層系統——影像中臺“天影”,同時為公司近20個業務系統提供穩定高效服務。目前已自主研發數字化系統21個,并獲得10項知識產權許可。合作共建方面,公司攜手中關村科金共同成立AI創新實驗室,共創金融行業高質量的數據中臺和AI中臺;攜手神策數據成立數字化運營創新實驗室,為保險行業數字化運營創新突破助力;攜手行業頭部科技公司、保險公司,年度舉辦10期OpenDay,公開分享科技成果,為中小金融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搭建共建、共創、共享、共贏的交流合作平臺。
華農保險科技能力的不斷夯實,為公司業績、價值雙翼齊飛提供了強大的內生動力。業務增長方面,公司互聯網業務保費從0到1,再到5億多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公司2020年全年非車險保單數量為過去10年保單總和的11.6倍,2021年1-11月,非車險保單數突破4.5億單,是2020年全年總和40+倍。降本增效方面,公司人均產能不斷提升,后線費用率從2019年的8.3%降至目前7.3%,單均科技成本自2019年的20元降至目前0.01元。
科技已成為華農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壁壘,通過科技賦能實現差異化發展的新華農模式,已得到行業的廣泛認可。未來,華農保險將繼續加大科技投入,在2022年將數字化轉型推入到深耕階段,全面賦能公司過程管理、經營決策,通過推動公司全面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升精細化管理能力,實現降本增效、高質量、可持續、盈利性發展。向著“成為創新驅動、價值成長的創業型保險公司典范”領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