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財險公司用科技破局
蘇如春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影響下,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中國經濟增長正在引領全球經濟復蘇。
我國保險行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仍處于朝陽時期。截至2021年末,我國共有235家保險機構,我國保險機構數量遠低于美國(據統計,美國擁有超2000家保險公司),國內保險市場仍有較大挖掘空間。
從高速擴張到高質量發展
不可否認的是,當前財險業現狀與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之間仍有一定的差距,各財險公司在發展風口高歌猛進之后,已逐漸回歸理性,行業由高速擴張逐漸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過程中,面臨“規模增速急劇下降、經營成本快速上升”的發展瓶頸,發展模式由增量競爭轉變為存量博弈,客戶挖掘由增量拓展轉變為存量經營,傳統業務發展模式的顛覆短期內造成持續改革陣痛。
在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深水區中,中小公司因核心能力匱乏、品牌力量有限等先天不足,面對更為嚴峻的經營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頭部主體牢牢掌握過半市場空間,中小公司幾乎無向上突破可能。二是非上市公司合計利潤大幅下滑,中小公司深陷虧損泥沼。三是行業各主體產品與發展模式同質化嚴重,但中小公司在品牌影響、機構布局、人才水平、渠道掌握、成本控制等方面無明顯優勢,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環境中,中小公司很容易因尚未具備自身核心能力壁壘而處于劣勢,加劇行業馬太效應。中小公司要想在發展中取得突圍,找到生存之道,必須找到自身差異化發展模式,匹配精細化的管理能力。
數字化轉型成為必然選擇
以數字化為特征的數字經濟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同時,我國技術環境不斷成熟,“算法、算力、數據”三要素水平大幅提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前沿技術不斷成熟,并持續賦能各行業發展。在此背景下,保險業科技化、數字化轉型也成為大勢所趨,各項成熟技術應用于保險銷售、理賠、運營等全流程之中,不僅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攻克傳統保險各個環節發展痛點,還可應對行業發展變化,滿足消費群體多樣化需求,打造保險服務閉環,有效改善傳統保險客戶體驗,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發力點。
過去幾十年,中國的人口紅利為保險業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保險企業大多通過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快速搶占市場實現規模擴張。隨著近幾年跑馬圈地式發展模式走到盡頭,中國保險行業開始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而在轉型過程中,如何解決行業內長期存在的痛點是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例如保險銷售誤導、用戶理賠體驗差等問題都直接拉低行業形象,從而影響行業進一步發展。同時,隨著以80后、90后為代表的年輕群體逐漸成為購買保險主力,市場上的用戶行為已經發生深刻變化,保險消費逐漸呈現年輕化、線上化等發展趨勢。這一切都迫切需要財險公司進行數字化轉型。
依托數字化尋求差異化
在此背景下,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保險行業的互聯網化、數字化趨勢顯著加速。這對中小公司來說,是挑戰,也是選擇新賽道、勇于新破局的絕佳機遇。堅持差異化發展是中小公司實現突圍的唯一出路,更成為業內共識。而數字化能夠為差異化發展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然而對于如何通過數字化實現差異化發展,業內各家眾說紛紜,尚無統一定論。因為相較于頭部公司天然擁有較多資源和優勢,中小公司往往面臨科技研發投入大而難持續、系統數據積累少、內部數據不流通、團隊科技人才有限等多重壓力和難題。那么怎么辦?
第一,用數字化提升精細化管控能力。要想運用科技手段,打造差異化競爭模式,將數字化作為解決中小公司經營困局的切入點,落地精細化管控的手段成為一種解決思路。
例如華農保險通過降本增效、精細化管理等實現可持續的科技賦能,探求實現價值成長、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2019年,面對原有模式遭遇瓶頸、同質化嚴重、科技基礎薄弱的自身問題,以及具備輕資產基礎、機構人員少而精的自身實際情況,華農保險開啟科技轉型戰略,確立了兼顧短期和長期發展的清晰發展策略:貫徹“效益優先、高質量發展”理念,以科技賦能、創新驅動和創業文化為支撐,聚焦核心能力建設,打造出“高質量、可持續、盈利性增長”的新模式,實現差異化的管理與經營。
第二,要改變文化,為科技渠道戰略提供組織保障。要科技賦能公司全面轉型,科技就不能是空中樓閣,中小公司不能只組建科技團隊、自研科技產品,而要從整個公司層面倡導科技轉型的意識、文化,并為科技驅動戰略落地提供組織機制保障。例如華農保險根據發展戰略及自身實際,變革組織機制文化,梳理并提出“成為創新驅動、價值成長的創業型保險公司典范”的公司愿景,打造響應更快捷、行動更敏捷的組織和活力、高效、激情、創新、跨界的精干團隊,營造以人為本、客戶第一、激情創業、擁抱變化、結果導向的創業文化氛圍。
第三,要發展科技能力。面對科技賦能轉型,中小公司面臨著科技研發投入大而難持續,系統數據積累少、內部數據不流通,團隊科技人才有限等多重壓力和難題。對此,中小公司應立足自身實際循序漸進發展科技能力,聚焦降本增效、精細化管理、數字化運營,打通數據壁壘構建共享數據中臺,組建有研發能力、創新突圍能力的科技團隊。
具體來看,一是著力構建“小前臺大中臺穩后臺”的科技架構,循序漸進地打通各系統之間的數據孤島搭建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提供端到端的系統性數字化解決方案,快速響應和支持豐富的前線業務場景。二是夯實提升基礎、深化創新應用。三是靈活采取“自研為主、外包為輔”的研發模式,逐步實現科技能力由全部外包到自主可控的蛻變。四是積極與各頭部科技公司深入合作,邀請行業伙伴開放產品、服務、技術、資源、運營等多維能力,采取共建合作實驗室等方式,共同構建“共建、共創、共生、共贏”的交流合作平臺。
(作者系華農保險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