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2021年度79家財產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華農保險憑借速度規模、效益質量和社會貢獻等各方面的亮眼表現,獲得2021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最高等級A類,體現了行業對華農保險穩健經營、高質量發展的肯定和認可。
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體系從速度規模、效益質量、社會貢獻三個方面對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進行評價,旨在引導保險公司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財產險公司評價指標體系由保費增長率、綜合成本率、風險保障貢獻度等12項指標構成。值得一提的是,在參與此次評價的79家財產險公司中,僅16家公司獲評A類,50億規模以下中資公司僅3家,華農保險為其中之一。
2019年以來,華農保險積極響應國家“建設數字中國”號召,率先開啟科技轉型,以數智化和輕資產為核心,打造差異化高質量發展模式,實現規模效益連年雙躍升的跨越式發展。2022年保費突破40億元,原保費增速37.2%為行業4倍,原保費實現四年翻番,年化復合增長率19.9%,為行業3倍;經營成本率優化顯著,歷史首降至100%以下;三年來持續盈利;人均產能380萬元再創新高,為行業均值3倍。保費增速、成本持續領跑同體量保險主體。
公司數智建設蓬勃發展碩果累累,以行業最快速度(2年9個月)完成科技自主能力建設,打造出符合華農模式的“大中臺小前臺”科技架構,自研21個數字化系統,獲12項知識產權許可,攜手行業頭部企業共建8個AI、數字化相關實驗室。推動全年“五縱十橫”數智化成果井噴,實現總分公司數智化轉型上下聯動、協同發展。特別發布《華農保險科技三年白皮書》,為行業科技破局實現差異化高質量發展,提供生動詳實的參考樣板。
公司差異化數智化發展模式受到業內外廣泛關注,實踐成果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報道聚焦報道,并獲得“全球保險科技貢獻獎”等超20項獎項.
華農保險走出了一條通過數智轉型實現公司核心能力提升和差異化高質量發展道路,為中小險企數字化轉型、差異化發展提供了嶄新有益的參考示范。
華農保險堅持高質量發展與踐行社會責任并舉,在普惠金融、鄉村振興等方面充分發揮應有貢獻,累計提供保險保障超35萬億元,累計賠款超90億元。向甘肅慈善總會教育基金捐贈2億元保險保障;向湛江馳援湖北醫療隊捐贈1.98億元保險保障;向廣州海珠區捐贈多項防疫物資;向佛山、龍灣屯等鎮困難群眾送溫暖;全力應對河南特大暴雨災害;中國銀保監會表彰公司在扶貧工作中發揮積極貢獻。
2023年,華農保險將繼續堅持“效益優先、高質量發展”發展理念和華農差異化高質量發展模式,聚焦核心能力建設,優化組織能力,持續提升數智化運營能力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在高質量發展航道上,向著“成為財險公司價值發展典范”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