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證券日報》刊發《前10月外資財險市場占比重回2%以下》文章,對保險行業本年度前10個月的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同時對華農財險等高增速、高成長財險公司的經營狀況予以了重點報道。文章被新華網、人民網及百度、搜狐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門戶網站轉載,華農財險的行業位勢,受社會關注度與日俱增。
隨著前10個月保險經營數據的公布,2017年全年的概貌也漸漸清晰。記者根據前10個月數據梳理發現,從市場份額來看,外資財險公司的占比有所下降,重新回到了2%以下;在中資財險公司中,除開業時間較短的新公司之外,華農財險和安邦財險和中國信保的原保險保費分別同比增長了約55%、44%和34.75%,增速遠超同行,但也有四家財險公司保費同比下降,業內人士預計,未來10年財險市場增速將明顯放緩,整體市場規模有限,財險公司不僅要思考如何實現業務的持續增長,還要考慮如何沖破盈利難的困局。
行業增速14.37%
保監會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今年1-10月份,財險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8589.65億元,同比增長14.37%。其中,中資財險公司保費同比增長了14.45%;外資財險公司保費同比增長了10.60%,明顯低于行業增速。
從經營時間來看,絕大部分外資財險公司已經在我國經營了6年及以上,從2012年至今外資財險公司數量一直穩定在21家。2012年到2017年各年度的前10個月外資財險公司的總保費收入分別約為55.3億元、65.95億元、134.56億元、139.98億元、151.6億元以及167.68億元,2013年到2017年各年度前10個月保費分別同比增長了約19.3%、104%、4%、8.3%、10.6%。同期,財險全行業的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16.89%、16.29%、11.56%、9.06%和14.37%??梢?,在最近5年的各年度,外資財險公司保費增速呈現較大的起伏,2013年和2014年前10個月的增幅都高于行業整體增幅,不過,從2015年開始其增幅就明顯低于行業整體漲幅。其中,2015年和2016年前10個月的增幅跌至個位數,今年前10個月重新漲至10%以上。
從保費占比來看,2012年到2017年各年度的前10個月,外資財險保費占行業保費的比重分別約為1.22%、1.24%、2.18%、2.03%、2.02%和1.95%??梢?,2014年外資財險公司市場占比升至2%以上并維持了3年,但目前其市場份額又再次降至2%以下。
從具體的公司來看,6家外資財險公司保費增速較高。其中,國泰產險今年1-10月份的保費同比增速高達79.42%,該公司2016年同期保費同比增速為-5.73%,2015年和2014年同期增速分別為18.95%和8.21%??梢?,其發展速度在今年快速提升。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泰產險今年的保費增速達到近年頂峰,與其控股股東的更換有直接關系。2016年螞蟻金服正式控股國泰產險,并表示在繼續服務內地的臺資企業與臺胞之外,將探索云計算、大數據等在內的互聯網技術在保險中的應用,尤其是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務于場景化、碎片化的保險需求。
同時,安達保險前10個月保費同比增長了69.66%,利寶互助前10個月保費同比增長了28.11%,中航安盟增長了19.56%,中意財險同比增長了19.09%,瑞再企商同比增長了10.51%。
值得一提的是,中意財險在其大股東之一中石油集團2014年成立自保公司之后,其面臨股東業務減少的壓力。例如,2016年前3個季度,來自中石油的保險業務收入在中意財險保險業務中的占比從47.2%下降到16%,再降至13%,呈明顯的梯級下降之勢。不過,中意財險的整體保費收入并未因此受到明顯影響。2013年到2017年各年度的前10個月,其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16.07%、27.99%、20.58%、48.75%以及19.09%,這說明其在非股東的市場化業務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華農財險保費增長55%
從中資財險公司來看,今年前10個月,其取得保費收入約7358.7億元,同比增長了14.45%。其中,開業時間較短的新公司保費都呈大幅上漲之勢,但保費收入絕對數還較小。在其他中資財險公司中,華農財險保費同比漲幅達54.57%,安邦財險保費同比增速達43.78%,中國信保的保費同比增長34.75%,增幅遠超行業水平。
業內人士分析,中國信保保費大增主要源自我國對外投資的強勁增長尤其是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增多。中國信保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當前我國對外投資流向“一帶一路”區域的投資比重在提升。今年1-9月份,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占到同期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總額的12.3%,同比提升4.2個百分點。同時,對外投資由傳統行業向多領域發展。去年,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對采礦業投資同比下降82.8%,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則成為對外投資的新寵,同比增長173.6%。海外投資增長拉動保險需求,保險反過來護航企業“走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華農財險作為中小財險公司,今年前10個月保費取得了較快增長,同比增幅為54.57%。從2013年到2017年各年度前10個月,該公司的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23.31%、17.69%、13.22%、41.08%和54.57%??梢?,2014年和2015年其發展稍有減速,而去年和今年則進入了快速增長狀態。
華農財險總經理張宗韜去年年底曾公開表示,行業大多數公司都掙錢且增長很快的時期已經過去了,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很難持續,必須對商業模式進行創新,在客戶維度上要找準定位,從系統思維上進行集成創新,在發展模式上建立競爭優勢。在保費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其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今年前3個季度的凈利潤分別為-727.29萬元、532.94萬元以及3382.41萬元,盈利狀態向好。
與此同時,有4家經營時間較長的保險公司前10月保費收入同比下降,其中,長江財險同比下降12.92%,永安財險同比下降5.96%,信達財險同比下降3.25%,都邦財險同比下降1%。中保協和社科院聯合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保險業發展年報》認為,財險市場未來10年的增長將明顯放緩,整體市場規模有限。在這樣的形式下,中小險企不僅需要考慮如何實現業務的持續增長,還要考慮如何沖破盈利難的困局。該《年報》指出,中小財險公司要提升盈利能力,關鍵在于提升風險管理能力,而這一能力又分為四個層次:企業風險管理能力、戰略資本管理能力、產品市場管理能力以及執行能力。(記者 冷翠華)